11月2日,全省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工作現場觀摩暨落實教育投入政策工作交流活動在濟寧市任城區舉辦。
會議指出,“能力提升”工作實施3年來,持續改善農村中小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有序擴大城鎮學位供給,積極應對今年小學入學高峰,實現了適齡入學兒童“應入盡入、平穩有序”。
會議要求,各地要充分認識“能力提升”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組織領導,立足當地實際,科學規劃學校布局,合理調整建設規劃;要健全工作機制,完善要素保障,積極破解困難問題,全力推進工程實施;要強化監督檢查,建立定期調度和工作通報制度,努力保障項目按期開工、如期竣工,確保按時完成規劃任務。
會議強調,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積極爭取屬地黨委和政府支持,主動加強與財政部門溝通協調,對照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有關要求,堅定不移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嚴格落實財政教育投入政策,確保各教育階段生均撥款制度和“兩個只增不減”投入政策落實到位;要高度重視專項資金預算支出工作,采取積極措施推進專項資金項目建設進度,切實加快付款進度,有效加快預算支出進度,充分發揮資金使用效益。
活動期間,與會人員實地觀摩了鄒城市太平鎮教育園區、任城區安居鎮第一中學、濟寧學院附屬小學及附屬中學4所學校“能力提升”工作推進和辦學條件改善情況。會上,濟寧市、濟南市、淄博市、濰坊市、棗莊市臺兒莊區、沂水縣教育(教體)局就“能力提升”工作做了經驗交流。
省教育廳有關負責同志,16市和部分縣(市、區)教育(教體)局分管負責同志80余人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