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寒假結束,高三學生如何沖刺?這個階段增分快!
瀏覽次數:
發布日期:
2025-02-09 18:01:15
目前,寒假已經結束,新學期開始。對于高三考生來說,距離2025年高考已不足150天。有一些同學擔心成績還能否提高,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方面的內容。這個階段的高三生處于一輪復習階段,復習、梳理知識點是主要任務。另外學習節奏相對高一高二也會慢慢加快。第一:經過幾個月的學習,大家已經適應了高三的節奏,現在開始沖刺不用費力!第二:前三個月的學習,基本上梳理了知識點,盡管一輪還沒結束,但是已經到了下半場,這個時候要一鼓作氣!第三:2月的寒假前后會讓你出現一段時間的游離,只有在這個月,才是真正的沖刺期!2月以后,進入到了第二輪的復習,試卷又變多了,題目刷了一遍,還要再刷!很多學生會出現“高原現象”或者“舌尖現象”。高原現象:在第二輪復習中相當多的高三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會出現一段時間學習成績和復習速度停止不前,心理出現焦慮和慌張!心理學上把這種現象稱為“高原現象”,很多同學都說,遭遇了學習瓶頸。舌尖現象:還有一些學生,看到一些做過的題,答案就在嘴邊盤旋,但就是寫不出來,心理學家稱之為“舌尖現象”。但是大家不要慌!冷靜下來,放空大腦,重新過一遍基礎知識!梳理脈絡!等你邁過這個坎了,你會發現增分很快!這就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五月之后,各種模擬考開始了!這個時候,要開始調節作息、調節飲食,并且還要高度重視你的每一次考試!這一段時間的成績提高,就會慢了下來,或者說逐漸趨于穩定!在5月以后,要做的是,適應考試節奏,不讓自己的成績大起大落,保持正常發揮緩慢提高!5月中旬以后,成績也慢慢定型,你也知道自己在哪個水平。這個時候,你更要從基礎抓起,爭取小題、基礎題不丟分!抱著一個原則:能得一分是一分!小題不出錯,大題多拿分,這樣你就贏了!如此看來,只剩這三個階段,艱難的高中生活就結束了。但是,就在這剩下的大半年中,幾乎所有的高三學生還都會經歷至少三次的心理疲憊期,這和學生是否學習好壞無關,也和性格習慣無關,是幾乎不可避免的過程,所以如何平穩度過這段時期也顯得尤為重要。下面給大家的一些建議,調節好了可以在接下來的時光中時刻保持好狀態!克服“怕”、“煩”、“悔”等消極情緒,考生和家長請收藏好。一方面是指科學合理的飲食可以保證考生生理健康,為考生超強度的腦力勞動提供足夠的物質與營養基礎。這是考生減輕心理壓力的生理保證。另一方面,研究表明有的食物有直接減輕人的心理壓力的作用,有的食物還可提高我們的接受能力和工作效率,使我們的思維更加敏捷,精力集中。科學的安排生活、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有機結合,勞逸結合有助于減輕壓力,及時消除疲勞,同時還會有效轉移考生的注意力。對于長時段、高強度的腦力勞動,更應該進行有益而適宜的體育運動,以此減輕緊張度。考生在考前每日進行體育鍛煉是必不可少的,從考生的實際情況看,考生一般晚鍛煉比早鍛煉好。因為早鍛煉雖然空氣好一點,有助于大腦充分吸收氧氣,但是應看到考生考前大都處于身心疲憊狀態,這往往導致早鍛煉后,考生整個一上午都精神不振。而傍晚鍛煉因有一個吃飯休息的調試過程,卻可避免這種情況出現,不過具體也可根據考生個人情況決定。考生也可以進行左右腦思維的自主轉移,為此考生應將文理科交叉起來學習。腦科學的初步研究表明文科與理科的思維活動是由人的左右大腦分工負責的,這樣文理交叉學習可以讓左右大腦輪流活動,這種轉移既可以減輕大腦的疲勞度,也可提高學習效率。對于考生來說,在學校的學習氛圍已經是夠壓抑和緊張的了,所以在家庭環境方面,家長應營造一個良好而寬松的生活與學習氛圍,而不能制造考前壓抑、緊張的家庭氛圍。比如,在言行上不要天天對考生灌輸努力學習考大學或名牌大學等字眼,家長可以在為孩子迎考服務方面暗中給孩子以物質與心理上的支持,如營造安靜的家庭學習和休息氛圍。充足的睡眠是保證考生精力充沛、心理寬舒與平衡的前提。但遺憾的是大多數考生在考前遇到的問題是既沒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也沒有很好的睡眠,許多考生因考前過度緊張還常常發生失眠。即使有的考生能及時入睡,但其睡眠質量也不高,如睡眠不深、整夜做夢等。所以保證考生有足夠的質量較好的睡眠是減輕其心理壓力,提高學習效率的必要條件。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如果處于高度緊張的工作壓力下,長期下來作為一種應急機制,人的大腦中樞會相應建立起高度緊張的思維和運作模式,使人能適應高緊張度、大壓力的生活、工作方式。如果突然停下來無事可干,使原來那種適應高度緊張的心理模式,因突然失去對象物,面對寬松無事的環境,反倒不適應。所以減輕壓力并不代表什么也不干,而是用幾個較為輕松不復雜的任務過渡一下,為回到緊張的學習中做準備。